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报道 | 整合医学搭建学术平台 妇瘤精英上演抗癌大戏 ——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场成功举办

李慧玲 高岩等 妇产科网 2023-05-19

中国妇产科网

公众号ID:china-obgyn

关注



整合医学搭建学术平台

妇瘤精英上演抗癌大戏


——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场——宫颈癌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万人盛会,迎五湖宾客。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抗癌协会承办,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协办的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场在首个医师节于沈阳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近500名专业医师参加了此次研讨。


妇科肿瘤专委会学术专场开幕式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周琦教授致辞

周琦教授简要介绍本次会议概况,2018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云集了国内外众多肿瘤领域专家学者,是肿瘤界的学术盛宴。根据专委会“团结协作,倡导规范,防治结合”的宗旨,全国妇科肿瘤学术大会每年一次,就妇科肿瘤基础研究、肿瘤预防、诊断治疗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开展研讨。每次年会以一个病种为主题做专题深入研讨.子宫颈癌发病率高,有病因预防,通过多手段治疗能提高治愈率的疾病。今年我们对子宫颈癌专题研讨,专门针对宫颈癌研究最新进展、病理特点、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聚焦进展、关注热点、成在创新,整合共赢”,会期一天。


周琦主委对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近一年工作做了简要汇报。去年该委员会加入了国际妇科肿瘤联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青年医生的专科培养,修订出版了第四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配合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组织专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科普丛书妇科肿瘤分册“妇科恶性肿瘤百问百答”。她表示,今后将在国内做妇科肿瘤MDT示范中心,每年开展综合的妇科肿瘤训练营进行专科培训和送医下乡等工作。目前专委会有委员120名,青年委员50名,常务委员40名。大家在国际上、在全国、在当地都在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次会议,我们收到论文50 篇,经过评审,2篇获得大会优秀论文奖,5篇获专科优秀论文奖。在此,她希望专委会委员、青委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积极投稿,为我国肿瘤防治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周主委感谢辽宁省肿瘤医院工作人员为本次会议作出的大会服务,祝贺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宣读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论文比赛妇科肿瘤分会场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辽宁省肿瘤医院刘文菲医师:宫颈腺鳞癌与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赵淑婷医师:苦参碱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君碧医师: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重庆肿瘤医院王晶医师:分期手术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马晓琳医师:妇科恶性肿瘤铂过敏45例的分析与处理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笕青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山东省肿瘤医院盛修贵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白萍教授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对所有获奖医师表示祝贺。



简短的开幕式及颁奖仪式后进入专题学术报告,中国妇产科网作为合作媒体对妇科肿瘤专委会学术专场进行现场报道。祝贺大会圆满成功,祝所有的妇产科医师医师节快乐!健康平安!

 

学术讲座

 

周琦教授:宫颈癌诊治新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如何能既规范又个体化治疗,一直是妇科肿瘤医生的追求。中国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对近期的宫颈癌诊治进展进行了综述。在预防方面,宫颈癌小年龄组以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为主,即一级预防;大年龄组以规范筛查为主,即二级预防。HPV疫苗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经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近期流传的关于HPV疫苗致死致残的报道进行了澄清,明确了HPV疫苗接种利大于弊。各国对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也有探索,欧洲推荐HrHPV单独初筛,中国也在进行两癌检查和农村适宜技术的试点和总结。另外HPV自取样技术及甲基化检测也作为新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HPV的治疗型疫苗VGX-3100目前已进入临床Ⅲ期,已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如能应用于临床则有望在规避手术风险的同时降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在宫颈癌的治疗方面,宫颈癌的手术入路的选择仍有争议,需要证据等级更高的临床试验证实。放射对卵巢和阴道功能影响较大,仅中危因素可以选择术后仅化疗或定期检查。宫颈癌的放疗方面宫颈癌放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调强放疗在保证治疗靶区剂量的情况下能更好地降低对周边器官的影响。如何合理设置靶区外放边界,在提高靶区覆盖面和减少治疗体积之间取舍。为了减少脏器运动、缩小外放边缘,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治疗期间做好肠道及膀胱准备,尽量减少脏器形态变化和位置移动。基于图像引导下的自适应放疗、在线调整计划以及个性化外放边界的放疗计划。评价疗效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方法仍然是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对病变的判断应予以关注和研究,分子生物学结合影像诊断或提前预测复发转移将成为研究热点,生物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复发、晚期子宫颈癌带来新希望,也将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热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诸多研究已进入临床,有望给复发难治性宫颈癌带来新希望。但提高宫颈癌治愈率,仍然应做好早这早治和规范诊治。

 

吴小华教授: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


随着年轻宫颈癌病例的不断增多,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关注度迅速提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吴小华教授指出: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已经成为年轻宫颈癌患者标准治疗之一,确保肿瘤安全性、提高妊娠率是该手术的关键所在。吴教授详细解读了阴式、开腹、微创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后复发率及妊娠率,解答了手术适应症、是否需要保留子宫动脉、如何防止宫颈管粘连等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困惑。吴小华教授最后总结:为了确保肿瘤的安全性,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宫颈各韧带切除范围与RH相同,上切缘保证0.8-1cm的安全距离,子宫动脉可以切除;为了提高妊娠率,可以应用尾丝IUD防止宫颈粘连,IVF治疗输卵管阻塞,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中有发展前景。


汪辉教授: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新辅助化疗历史由来已久,随着宫颈癌的年轻化,年轻患者对功能保留的要求日趋迫切。新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放疗增敏和消除微转移灶。但在宫颈癌的治疗中的使用仍有争议,缺乏证据级别较高的临床试验验证其效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汪辉教授为大家分析了新辅助化疗的利弊,对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介绍了自己团队的即将公布结果的2项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试验。拟通过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患者筛选突变基因,建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耐药预测模型。

 

吴鸣教授:宫颈癌微创手术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们一致认为微创手术好,微创手术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北京协和医院吴鸣教授详细分析了SGO和ASCO的三个研究,使得我们突然惊醒,微创手术也许意味着过高的复发率、过高的死亡率、过低的生存率,吴教授分析指出,此研究完全基于美国的数据,协和医院数据表明: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腔镜手术,生存和手术方式关系不大,和学习曲线的关系更加密切。上述三项研究表明:开腹手术术后阴道断端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多点复发次之,几乎没有盆腔和腹腔复发;而腔镜手术盆腔及多点复发最常见,阴道复发占第2位,腹腔复发占第3位,吴教授分析指出:淋巴结的取出方式、子宫的取出方式、举宫器的使用、CO2的使用可能解释复发的不同。面对这些挑战,吴鸣教授总结指出:患者需要充分知情,让患者来选择手术方式;宫颈癌的手术需严格掌握指征,并充分考虑术者经验;如果选择微创,需要注意淋巴结的取出、子宫标本的取出、举宫器的使用;同时应进行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吕卫国教授:宫颈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需经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吕卫国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团队在分子水平上识别宫颈癌易感患者所做的工作。宫颈癌的发生是HPV持续感染、环境致瘤因素、遗传因素与机体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构建了慢病毒载体搭载HPV16 E6/E7 启动子shRNA 和 E6 编码区shRNA,筛选Siha和Caski稳转单克隆细胞株;根据不同病变之间HPV型内基因组的变异差异情况定制包含差异位点的SNP芯片,作为预测宫颈高级病变或宫颈癌的筛查方法。环境因素方面,大多数女性阴道菌群由乳酸杆菌占主导,HPV16+患者阴道乳酸杆菌丰度降低,菌群多样性增加。遗传因素方面,SNP基因型有助鉴别宫颈癌的风险度。宿主因素方面,吕教授团队通过miRNA芯片检测,获得了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宫颈组织miRNA芯片表达谱,构建了miRNA-HPV相关基因网络图,探索了宫颈脱落细胞多个miRNA检测在HPV阳性妇女中分流中的应用价值。


宫颈癌MTD专场


宫颈癌MDT(一):年轻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楠医师在大会上分享了3例年轻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病例1:患者为年轻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IB2期,影像学未见淋巴结肿大及宫旁浸润征象,治疗方案为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保留卵巢功能;病例2:年轻宫颈低分化鳞癌IB2期,巨块型,治疗方案为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病例3:年轻宫颈低分化鳞癌IB2期,影像学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术中探查见盆腔淋巴结肿大,冰冻病理回报为鳞状细胞癌转移,仅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张楠教授总结年轻患者晚期宫颈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同步放化疗:作为首选推荐,同时予激素替代治疗;根治性手术:可选,充分告知术后有行辅助治疗的可能,如行术后放疗,则需予激素替代治疗;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对病情及可选治疗方式及结局充分知情;需告知术后仍有行放疗可能;术后辅助化疗不能替代放疗,该治疗方式未获指南推荐,现有RCT研究提示疗效差于同步放化疗。


专家点评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瘤科曲芃芃教授指出:病例1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重视了综合治疗,达到了较满意的无瘤生存,值得借鉴;病例2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如效果满意也可以考虑暂不放疗,以提高生活质量,但需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选择;病例3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懂得适时停止手术,保留子宫是为了能够行根治性放疗,否则难以达到肿瘤细胞致死量,给予患者更多的生存机会。吉林省肿瘤医院高春英教授点评:年轻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选择较多,个体化的治疗是亮点和难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红兵教授点评指出:宫颈癌的初治至关重要,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需充分重视。新辅助化疗术后的补充治疗是治疗的难点,也存在争议,期待更多的多中心研究来提供更好的指导。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娄阁教授教授指出:宫颈癌的治疗在遵循NCCN指南的基础上重视个体化,并建议加强术前影像学评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总结指出:年轻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在遵循NCCN指南的基础上需充分考虑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为第一选择。


宫颈癌MDT(二):复发性宫颈癌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冬医师提供了一例复发性宫颈癌病例。患者初诊宫颈鳞癌Ⅲb期。经MDT予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10月,发现右附件区小结节,SCC升高,考虑转移。再次MDT:行手术治疗,切除双附件、腹壁结节及大网膜结节,术后病理证实为癌转移。第3次MDT进入尼妥珠单抗联合TP化疗的临床试验。6+月后MRI提示盆腔及直肠出现新发病灶,第4次MDT:退出临床试验,手术治疗。行腹腔镜后盆腔脏器切除术,术后证实:宫颈鳞状细胞癌累及全层达宫旁,脉管癌栓,子宫肌壁及直肠及乙状结肠受侵,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第5次MDT结合药物敏感基因检测结果故予异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化疗3程,肿瘤标志物再次升高,MRI提示右侧髂总血管旁见一1.3X1.2CM结节,考虑转移。故第6次MDT,目前予Pembrolizumab 抗PD-L1治疗。

 

专家点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提炼了病史,总结了治疗过程。并引用托尔斯泰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形容该患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对该患者的治疗过程表示肯定,初始治疗规范,后续结合靶向治疗、分子免疫治疗。湖南省肿瘤医院王静教授也分享了自己中心参加尼妥珠单抗临床试验的经验,患者通常副反应较重。建议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需根据本中心所擅长的技术解决问题。中国医学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曼妮教授强调初始放疗需足量,并探讨第1次复发手术时能否同时行中心病灶切除或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朱笕青教授:特殊类型宫颈恶性肿瘤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病例的增多,临床医生对宫颈癌常见病理类型的诊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对特殊类型的宫颈恶性肿瘤的诊治仍有待提高。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笕青教授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3种特殊类型的宫颈恶性肿瘤的诊治。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宫颈癌的0.9-1.5%,恶性度高,常伴有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容易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差。早期(Ⅰ~Ⅱa期)以根治性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中晚期(Ⅱb~Ⅳ期)以放化疗为主。女性生殖道恶黑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手术治疗是宫颈恶黑的首选治疗手段,尤其是早期患者。多数患者需术后辅助治疗,可选择高剂量干扰素进行维持治疗;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由于那些免疫、靶向新药尚未在国内上市,故化疗或/和免疫治疗仍是必要选择。宫颈微偏差腺癌发病较罕见,容易误诊,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晚期患者选择同步放化疗。朱笕青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特殊类型宫颈恶性肿瘤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华克勤教授: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


妊娠合并宫颈癌包括孕期、产时和产后1年内发现的宫颈癌。妊娠合并宫颈癌因发病率较低,难以开展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故指南推荐的方案证据级别均较低。妊娠合并宫颈癌的主要矛盾就是宫颈癌的治疗时机与是否保留胎儿之间的矛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华克勤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诊治经验。诊断时仍以三阶梯筛查,需避免颈管搔刮,LEEP仅适用于孕14-20周患者诊断早期浸润癌。终止妊娠的方式选择剖宫产。华克勤教授详细介绍了不同分期宫颈癌在不同孕期的治疗决策的选择,并带来了近年妊娠合并宫颈癌治疗的新观点。华克勤教授还分享了2例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的妊娠合并宫颈癌的病例,并展示了国际首例孕18+6周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宫颈切除术的精彩手术视频,展现了高超的手术技巧。

 

狄文教授:HPV疫苗后时代-中国宫颈癌防治的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HPV疫苗的发展简史,并指出随着HPV疫苗开始接种,我国正式进入“疫苗时代”,国际上已经走入了疫苗后时代。疫苗后时代的关注点转为HPV预防的疾病范围、效果、副作用等问题。狄文教授指出:性生活开始前女性接种疫苗获益最大,最优先对象为9-13岁女孩,WHO建议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次优先对象为14-25岁青年女性,大于25岁成年女性也可获益;疫苗的首要接种推荐人群是开始性生活前的女性,但有性生活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疫苗本身不是病毒,是蛋白,不会造成病毒感染,GACVS于2017年最新发表的评估意见认为HPV疫苗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针对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HPV疫苗的保护时效、可以预防的疾病范围、注射疫苗后的筛查等,狄文教授给予一一解惑,让与会者对疫苗后时代的理解更深入。

 

周先荣教授: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病理学因素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周先荣教授针对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指出:病变本身生物学性质及其病程演化、治疗方式、其他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化、淋巴转移、HPV状态、癌基因等)均可以影响宫颈癌的预后。周教授强调:肿瘤大小或临床分期的依据是肿瘤浸润深度,推荐直接测量浸润深度;微小浸润是组织学概念,不是临床诊断。宫颈癌治疗方案选择应考虑肿瘤的生长方式。宫颈癌治疗方式同样影响预后,讲座中周先荣教授向与会者明确并强化了宫旁的概念,提醒临床医生重视手术范围的充分,并呼吁临床医生严格掌控微创手术指征,以改善患者预后为优先选择。

 

盛修贵教授:宫颈癌放疗疗效与质控


手术和放疗均为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盛修贵教授对比了手术和放疗的优缺点,指出子宫颈癌放射治疗适应证广,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患者。适形调强放疗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能有效降低治疗的并发症。腔内放疗在放射源校验、剂量计算、治疗流程一体化、后装机及临床各个环节均要做好质控,才能真正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黄鹤教授: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应用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鹤教授系统分析了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的应用。淋巴结转移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清扫是ⅠA1期以上患者的常见术式,但术后淋巴结转移率仅有10-27%,术后下肢水肿等并发症达14%,前哨淋巴结阴性这可免除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避免过度治疗,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保留生育功能患者有更好的生育结局,并保留完整的免疫屏障。刘继红教授对62例行前哨淋巴结检查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SLN探查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很高的检测效率;敏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术中冰冻病理的准确性是一个关键;术前对不利因素的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病例,降低不满意显色的发生率。目前该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应用前哨淋巴结技术对早期子宫颈癌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李斌教授:宫颈癌保留神经功能手术的得与失及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解剖知识、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宫颈癌手术方式不断改进,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李斌教授首先回顾了宫颈癌手术的历史,并结合新版QM分型为大家详细解释了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的手术范围,手术步骤及手术操作要点,并为大家分享了精彩的NSRH手术视频。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了NSRH的效果,有一项92例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结论指出:NSRH在不牺牲的情况下保护了膀胱功能。但目前NSRH手术步骤不统一,手术指征不明确,术后膀胱功能的评估标准各不相同,手术的根治性让人担忧,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赵方辉教授:宫颈病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方辉教授从HPV相关疾病负担、HPV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HPV基因型别在病变中的分布及宫颈病变的综合防治策略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宫颈病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赵方辉教授指出:宫颈癌病因学的确立为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方法提供了基础,与细胞学相比,HPV检测(包括自我取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但大部分HPV阳性妇女不会发展至CIN2+,无需治疗,基于对HPV诱导疾病分子机理的理解,研发辅助诊断技术,用以分流HPV阳性妇女,如甲基化、癌蛋白等,可能成为HPV筛查的解决之道。中低收入国家妇女的宫颈癌死亡占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死亡的90%,占世界范围中妇女死亡的8%,仅3%的女性接种了预防性HPV疫苗。提高全球的HPV疫苗接种率,需要降低成本、简化运输等后勤保障,研发多种疫苗产生良性竞争,采用一剂接种策略是可能的解决途径。


罗娅红教授:子宫恶性肿瘤的MRI诊断

子宫肿瘤的诊断和评估离不开影像学检查,辽宁省肿瘤医院罗娅红教授首先对比了超声、CT、MRI、PETCT的优缺点。分析了MRI的优势:无损伤,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浸润深度的判定。但其成像时间长、影响易受呼吸、血管搏动和肠蠕动的影响,使其应用受限。罗娅红教授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分期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的MRI表现。指出其在辅助临床分期、检出隐匿病灶,评价治疗效果、评估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确定手术适应证以及监测复发灶的重要价值。目前,MRI在子宫恶性肿瘤的诊治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MRI已成为子宫恶性肿瘤分期和疗效评价的最佳手段,但在Ia期早期病变的诊断、分期上仍应用受限。MR的临床应用已由形态学诊断向功能影像的方向发展,日益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和工具。如何将MR领域的最新技术,特别是功能成像,应用于子宫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和客观疗效评价,推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的进步,是我国影像医学工作者近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王丹波教授:宫颈癌局部复发反思及治疗策略


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针对宫颈癌局部复发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宫颈癌总体的五年生存率为55%,治疗后复发59.2%为局部复发(包括中心性复发:阴道上段、原宫颈部位为主;宫旁复发:盆壁、盆腔淋巴结为主),40.8%为广泛性复发。部分复发来源于医源性,多与手术或放疗质量不足、无瘤术不满意、初始治疗未覆盖相关。2018年SGO速递关于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反思,结论为:宫颈癌根治术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复发率较高,总体生存率较差。王丹波教授强调:科学选择微创手术适应症,严格实施无瘤理念。Gaffney Dk报道:宫颈癌局部复发行再次根治性治疗后的长期无病存活率能达到40%。治疗方式可以选择行同步放化疗、手术/放疗、盆腔廓清术。在讲座中王丹波教授分享了其团队2例局部复发病例的成功治疗经验,展现了高超的手术技巧及全面的综合治疗能力,让听众耳目一新。


李小平教授:化疗药物分类及使用原则---肿瘤生物学与临床系统整合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指出影响妇科肿瘤规范化疗效的因素复杂,包括肿瘤因素、医疗因素和患者因素。李小平教授详细讲解肿瘤细胞周期,细胞动力学及肿瘤生长方式等生物基本理论,并阐述了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化疗原则,建议联合化疗应根据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化学结构和来源及周期时相特异性联合选用,并强调需准确计算化疗药物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和避免严重药物毒性发生。李小平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化疗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化疗药物配置的注意事项,溶媒的选择,用药顺序等。在规范化化疗的同时,更应进行精准化化疗理念,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闭幕式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肿瘤医院朱笕青教授总结闭幕式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朱笕青教授做会议总结: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妇科肿瘤分会场宫颈癌专题研讨会拉下帷幕,共计近500专家及代表参会,30余位妇科肿瘤专家、流行病学专家,病理学家从基础到临床、从预防到治疗全方位的探索宫颈癌的病因、诊断、治疗及新进展,进行了全方位的专业专题学术报告,手术视频精彩纷呈,MDT讨论激烈深入,青年优秀论文颁奖,妇科肿瘤科普丛书发布,又一次妇科肿瘤学术盛宴。感谢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妇科专业委员会的努力和付出,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宣布全国第十六届妇科肿瘤学术年会由云南省肿瘤医院承办,于2019年4月19-21日在昆明召开;中国肿瘤学术学术大会由重庆市肿瘤医院承办,于2019年8月18-19日在重庆召开。大会圆满落幕。


新书发布会


妇科肿瘤严重威胁着我国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诊治规范已被运用于临床,但由于发现晚,且广大妇女无普查意识,导致预后差,生存率低。因此,提高人民大众的防癌意识,早期发现病变,做好科普工作尤为重要。


基于此,在中国抗癌协会总会的引领下,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周琦主任委员为主编编写妇科肿瘤科普丛书,并于今日正式发布。


不仅可以让大家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科学有效的手段,预防癌症发生,还可以让大家通过有效的途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断癌症的发展。更可以让大家了解如何在患癌之后通过正规的检查、治疗、随访,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挽救更多生命,造福更多家庭。


宫颈癌手术视频荟萃专场

 

8月18日晚16:30,举办了宫颈癌手术视频荟萃,国内妇科肿瘤名家通过不同路入的宫颈癌手术视频,详细分享了宫颈癌手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手术视频专场持续到当晚10时结束。


视频演示专家风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经腹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

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经阴道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手术

河北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康山教授:腹腔镜保留宫颈癌手术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梁志清教授:单孔腹腔镜宫颈癌手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妹教授(代讲):达芬奇宫颈癌手术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王玉东教授:腹腔镜宫颈癌间隙解剖手术

烟台毓璜顶医院侯建青教授: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手术



主持人风采


精彩花絮


作者:李慧玲  高岩  王晶

摄影:李慧玲


推荐阅读:

手术视频大赛展播 | 三等奖 陈瑞欣主治医师: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专家访谈 | 乔杰院士:“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良性循环,我是这样做的。”

视频大赛 | 第四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医诺传芳” 学术年会视频大赛开始啦


欢迎各位医生在评论区踊跃留言!

合作投稿请联系邮箱obgy2000@126.com

中国妇产科网客服助手电话:133114802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